您现在的位置: 首页  媒体新闻
温州都市报:把“城建秘籍”装进非洲学员工具箱 温职院生动实践职教如何扬帆“出海”
发布时间:2025-03-21

       温都讯 近期,7名南非的政府公务人员在温州展开为期6个月的沉浸式学习交流,一场跨越13000公里的城市治理“技术迁移”悄然发生。

  据悉,这批南非学员来自莱伊韦莱普特斯瓦市,通过中国-南非国际市域政产教联合体合作项目来到中国,这也是他们第一次到温州。他们于去年11月进入温州职业技术学院“深造”,接受城市基础建设维修、城市电网及电力设施维修、城市建筑维修、城市道路维修、城市供水与下水系统维修以及领导力和城市管理能力的培训。

  该项目由南非中国文化和国际教育交流中心、南非地方政府培训署(LGSETA)以及南非9个试点城市共同发起,以中国-南非两国跨境电商友好城市为基础,共同构建中国-南非国际市域“政产教联合体”合作平台,立足区域优势,推动双方在城市发展、产能合作、产业链对接和投资、青年就业和创业、旅游文化艺术、乡村脱贫和建设等全方位合作。同时为国内高职院校建立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模式,实施教育“走出去”战略和“双高”建设提供助力。

  “这是城市CT系统,能透视地下3米的管网病灶。”在温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,大屏上跳动的城市“生命线”数据令学员们惊叹。学员Ramollo Lydia Malihloa不禁感慨:“这套系统就像给城市装了心电图,雨季再不用猜哪里会‘爆血管’了。”

  在乐清金剑环保集团,汩汩黑水经过生物反应后化作澄澈清流,这场“生态魔法”让南非学员们看得屏息凝神。“这些菌群比我们用的化学药剂更环保!”环保专员Mambalo Johannes认真记下生物膜技术参数,“我们计划4月份回国后,在矿区试点这种‘生态清洁工’,把中国的技术带回南非。”

  在正泰集团新能源小镇,公司负责人为学员们现场介绍绿色新能源项目,学员们托着光伏板寻找最佳倾角。北纬28度的光伏矩阵让学员们纷纷想起了南纬25度的阳光资源,“南非每年日照2000小时,这套智能储能系统简直是‘量体裁衣’!”

  “我们的课程不仅要解决技术问题,更要打通合作链路。”温职院项目教师石瑶介绍,针对南非政府公务人员肩负的招商引资使命,该培训项目创造性地将企业走访升级为“商务洽谈预演”,参观温州中部污水处理厂时,学员直接对话厂长。目前,已有多个水务项目正在与课中企业进行洽谈,探索“一带一路”国际项目BOT合作共赢模式,技术课堂正孵化出真实的中非合作项目。

  据介绍,南非学员的“中国工具箱”已装入定制化市政管理方案、企业签署技术合作备忘录、12G实践影像资料等“实用工具”。这些非洲学员回到他们的故乡后,将助力中南两国在技术合作、文化互鉴与产业对接上的深度融合,让中南两国的治城智慧在云端持续对话。

       ■温都记者 叶海鹏

  通讯员 陈雯雯 金慧霞